EN

SMT 贴片质量控制

2025-11-12


SMT 贴片质量控制需建立 “事前预防、事中监控、事后追溯” 的全流程管理体系,覆盖从物料入厂到成品出库的每个环节,重点防范偏位、缺件、错件、虚焊、元件损伤等常见不良,确保最终产品符合质量标准。事前预防聚焦 “源头管控”,物料入厂时需进行严格检验,元件需核对型号、封装、引脚尺寸(用卡尺测量)、外观(有无氧化、变形),锡膏需检测黏度(25℃时通常 300-500Pas)、颗粒度(最大颗粒≤锡膏厚度的 1/3),PCB 需检查焊盘有无氧化、翘曲(翘曲度≤0.5%),不合格物料严禁投入生产;同时,生产前需对贴片机进行精度校准,用标准测试板检测贴片机的 X/Y 轴定位精度(误差≤0.01mm)、吸嘴拾取稳定性(拾取成功率≥99.9%),确保设备处于最佳状态。

事中监控需实时跟踪生产过程,在关键工位设置质量检测节点:锡膏印刷后,用 SPI(锡膏检测机)检测每个焊盘的锡膏厚度(标准为钢网厚度的 80%-120%)、面积(覆盖率≥95%),发现异常立即停机调整印刷参数;贴片完成后,用 AOI(自动光学检测机)对每块 PCB 进行全检,识别偏位(允许偏差≤元件引脚宽度的 1/3)、缺件、错件、元件反贴等不良,同时安排专人进行 “抽检复核”(抽检比例≥5%),重点检查 BGAQFP 等精密元件的贴装质量;回流焊后,需再次用 AOI 检测焊点质量(有无虚焊、桥连、焊点空洞),对关键元件(如 ICBGA)进行 X-Ray 检测,查看焊点内部是否存在空洞(空洞率≤15%)。事后追溯需依托数字化系统,通过赋予每块 PCB 唯一的 “二维码”,记录生产过程中的关键信息(如贴装设备编号、操作人员、检测数据、不良处理结果),若后续发现质量问题,可快速追溯至具体批次、具体工位,分析根因并制定纠正措施(如设备维护、参数调整、人员培训),同时启动 “不良品隔离与返工” 流程,避免不良品流入下道工序,确保最终产品的一次合格率≥99.5%


返回

相关新闻

2023-11-03

SMT工厂器件的组装焊接

2024-10-16

单面 PCB 板

2025-08-21

SMT 在农业智能设备制造中的工艺应用

2025-03-06

PCB层数设计规范